更新時間:2025-08-07
五金配件加工是將金屬原材料轉化為精密零部件的過程,其核心環節與基礎知識至關重要:
1、原材料準備:
選材:依據零件功能(強度、韌性、耐蝕性、導電性等)及成本,選擇常見金屬如鋼、不銹鋼、鋁、銅、鋅合金及其特定牌號。
初處理:對棒材、板材、管材或型材進行切割下料(鋸切、剪切、火焰/等離子切割)至近似尺寸。
2、核心成形與精加工:
冷加工(機械加工):
車削:工件旋轉,刀具直線進給,加工圓柱面、端面、錐面、螺紋等(如軸、套筒)。
銑削:旋轉刀具切削固定工件,可加工平面、溝槽、齒輪、復雜曲面(如支架、殼體)。
鉆削/攻絲:鉆孔、擴孔、鉸孔及加工內螺紋。
磨削:使用砂輪進行高精度、高光潔度的精加工。
塑性成形:
沖壓:利用模具在壓力機上對板材進行沖裁、彎曲、拉伸、成形(如墊片、外殼)。
鍛造:通過錘擊或壓力使熱態/冷態金屬塑性變形,提升強度(如高強度連接件)。
鑄造:將熔融金屬注入模具型腔凝固成形(適合復雜形狀零件)。
3、表面處理:
提升防銹(電鍍鋅/鎳/鉻、熱浸鋅、發黑、磷化)、耐磨(硬質陽極氧化、鍍硬鉻)、美觀(拋光、噴漆、噴塑)或特定功能(導電、絕緣)。
4、關鍵工藝參數:
精度與公差:加工尺寸允許的偏差范圍,直接影響零件互換性與裝配。
表面光潔度:工件表面的微觀幾何特性(常用Ra值衡量),影響摩擦、磨損和疲勞強度。
切削參數:切削速度、進給量、切削深度,決定效率、刀具壽命及加工質量。
安全操作是貫穿始終的基石:嚴格遵守設備規程,正確使用防護裝置(護目鏡、手套、防護罩)和工裝夾具,是保障人員與設備安全的根本。
掌握這些基礎加工原理、方法及技術要求,是理解五金配件制造流程、有效溝通并實現合格產品交付的起點。每個環節的精益求精共同鑄就了五金零件的可靠性能。
2023-08-10
2025-07-02
2025-06-26
2024-12-19